头一次走进诊室
记得那天昆明下着小雨,我攥着手机导航在医院门口转了两圈才找到入口。说实话,进门之前心里直打鼓——毕竟纹身是十年前冲动之下的产物,现在要洗掉,既担心结果又怕遭罪。导诊台护士看了眼我手臂上的图案,直接把我带到了激光治疗室。
治疗前的沟通
医生是个说话带点滇西口音的中年人,他用棉签拨开我纹身部位的皮肤,指着青色晕染的地方解释:"彩色比黑色难处理,你这个面积得做四到五次。"桌上摆着台银白色机器,护士递来的知情同意书上详细列了可能出现的水泡、色沉等情况,我签完字才发现手心都是汗。
三次治疗实录
头一次比较煎熬。激光头接触皮肤的瞬间,像被无数根烧红的针同时扎刺,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焦糊味。做完后整片皮肤红肿发烫,护士给了冰袋敷着,反复叮嘱三天不能碰水。第二次去时结的痂刚掉,原本深蓝的线条变成浅灰色,医生调整了能量参数,这次痛感明显减轻。到第三次治疗时,已经能边做边和护士聊云南菌子季了。
改善期的波折
第二次治疗后第五天,我贪嘴吃了火锅,当晚纹身处就冒出两粒小水泡。紧急联系医院后,值班医生视频指导我用无菌针头放液,还顺丰寄来了特制敷料。这个插曲让我再不敢大意,严格遵医嘱忌口、防晒,连沐浴露都换成了医用款。
现在的状态
近期去翠湖拍照,朋友突然指着我的手臂问:"你那个船锚纹身呢?"我才意识到,曾经需要粉底遮盖的部位,现在只剩极浅的米白色痕迹。摸上去皮肤平整度和其他位置几乎无异,除非凑近细看,否则根本发现不了异常。
给后来者的建议
彩色纹身需要更多次治疗,要有心理准备
术后护理比治疗更重要,防晒必须做足
出现水泡别自行处理,及时联系医生
每次治疗间隔尽量超过45天
记得之后复查时,医生看着我的改善情况说了句:"皮肤是有记忆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它慢慢忘记。"现在每次洗澡看到手臂,都觉得这句话特别贴切。那些年少时的印记,终究会随着时间和可靠护理逐渐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