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看到这个标题,多半已经经历过:
假体顶得发紧、位置不对
拍照角度一换就很奇怪
触碰鼻梁能摸到异物感
偶尔甚至有轻微红、涨、隐隐的不适
这些我都经历过——而且不止一次。
花钱做了鼻部提升,本以为能提升外形,结果反反复复地担心形态、担心感染、担心移位。
那段时间,我每次照镜子都要盯鼻子半天,越看越焦虑,越想越害怕。
直到有一天,我下定决心去面诊取出。
不是冲动,而是我真的被折磨得够久了。
这篇文章,就是我从 决定取出 → 深圳富华面诊 → 小切口操作 → 术后变化 → 真实感受 的完整记录,写给正在犹豫的你。
如果你也在“要不要取”的纠结里,希望这篇能帮到你。

为什么更终选择富华?不是偶然,是对比后的决定
我去过四家机构面诊,其中有三家看得我心里不太踏实:
有的扫一眼就说“直接做修复就好了”;
有的按了按就说“假体没问题”;
有的连我说“鼻梁摸起来会偏”都没细问。
唯有富华那次,让我觉得真的是有人在认真听我说话。
他们问的问题很细:
假体放了多久?
移位的感觉是什么?
有没有出现发红?
常见在哪些动作时不适?
之前鼻子有没有做过别的项目?
我回答的时候,他们一边记录一边看我的鼻部角度。
那种“被认真对待”的感觉,是我决定取出的头一推动力。

第二个原因,是他们特别善于分析我这种情况
我属于:
假体稍微侧移
偶尔有紧绷感
轻微发红但不严峻
已经影响外观
面诊过程中,他们没有夸张,也没有任何夸大风险的说法,只是很坦白地说:
“这种情况不处理,会影响你以后做修整,也可能引发更多不适。”
这种表达方式让我信任。

决定“取出”的那个晚上:我哭了,但也松了一口气
那天面诊结束我回家,坐在沙发上想了一晚上。
我发现自己其实纠结的不是手术,是“不甘心”。
毕竟花过钱、经历过期待,现在要推倒重来,很难接受。
但那天我突然明白:
继续拖一天,我就会多担心一天。
第二天我给自己发了句:“就这一次,把事情做好。”
也是那一刻,我终于把“取出”这件事定下来了。

操作当天:没有想象中的慌乱
我提前做了心理建设,但实际当天的体验比我预期平稳很多。
环境干净、流程清晰
从登记到准备再到进入操作室,整个过程很井井有条,没有我猜想的“慌慌张张”。
小切口的位置非常隐蔽
不是外侧开,不是明显位置,而是一个非常不引人注意的小区域。
我当场的感受是:
“原来取出并没有我脑补的那样复杂。”

看似短短几十分钟,却像把过去几年按下重置键
这里我只说真实体验,不夸大、不戏剧化。
操作时我感觉到的:
有一点点压力感
有动作被触碰的感觉
没有那种让人忍不了的痛
更明显的是一种——
“东西被轻轻带出来”的感觉。
当假体真的被取出的那一刻,我整个人松了一大口气。
那些年积累下来的恐惧、担心、各种暗暗不安……
都在那一瞬间缓解了。
富华的医护把假体给我看,我真的是愣了——
它的形状与我鼻梁呈现出的状态几乎一模一样,侧边有明显挤压痕迹。
我终于明白那段时间为什么会觉得鼻子“怪怪的”。

术后***~7天:真实不遮掩的感受
我知道你更想看这一段。
第 1 天:肿感比我想象少
不需要大面积包裹,只是局部照料。
鼻子会有紧绷,但完全可以接受。
第 2—3 天:轻轻酸,但可以正常生活
我照镜子看到自己的鼻子修养成“原本的样子”,那种踏实感难以形容。
虽然不是较好的轮廓,但至少不是歪的、顶着的、不自在的。
第 4—7 天:精神状态比外貌快修养
走路、工作、简单外出都没什么问题。
消肿速度比我以为的快很多。

术后第2~4周:鼻子稳定得我自己都意外
这一阶段的特点只有一句:
越来越自然,越来越像“不曾做过什么”。
我真的很庆幸选择了小切口,痕迹隐蔽得完全不需要担心被发现。
鼻梁摸起来干净、平滑,没有硬硬的突感,也没有那种“里面有东西”的心理压力。
整个人像重新获得自由呼吸一样。
术后两个月:生活重新变得轻松
两个月的变化,让我真正意识到:
我之前的痛苦不是夸张,是真实存在的。
这一阶段我能感受到:
拍照不再需要左右避角度
早上起床不再担心鼻翼发红
运动时不再觉得鼻梁里有“东西跟着晃”
戴口罩时也不会磨得难受
这种轻松,是我做鼻子那天从未想过的。

取出后要不要再次修整?我的真实想法
面诊那天富华的人告诉我:
取出后先让鼻子休息,不要着急立刻做任何项目。
现在已经几个月过去,我的真实感受是:
能接受自己的原生形态,也是一种松弛和自由。
未来会不会再做?
可能会,但绝不会在焦虑的状态下做。
而是:
等我真正舒服下来,真正懂得自己想要什么,再做决定。

给正在犹豫要不要“取出”的你
我想给你三句话:
① 任何不适,都是身体在提醒你
不要忽略,不要硬扛。
身体不会无缘无故给你信号。
② 取出不是失败,是把选择权拿回自己手里
你不是输,你是在让生活重新变得舒服。
③ 当你不再需要每天对着镜子怀疑自己,就是“值得”
这句话足以概括全部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