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嘴凸得,像含了颗糖!”从小到大,这句话像根刺扎在我心里。照镜子时,总忍不住用手推下巴,幻想推平后自己能多好看。可现实是,26岁的我,因为凸嘴,侧脸像被拍扁的饼,拍照永远抿嘴笑,连相亲都因为“面相显凶”黄了三次。更扎心的是,我试过三次正畸——钢丝牙套、隐形牙套、甚至拔了四颗牙,结果牙齐了,嘴还是凸!医生说:“你这是骨性凸嘴,正畸治标不治本,得正颌。”那一刻,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一、三次正畸“打水漂”,我差点认命
头一次正畸是在高中,爸妈觉得“牙齿不齐影响形象”,咬咬牙给我戴了钢丝牙套。两年下来,牙是齐了,可侧脸还是像“月亮脸”——下巴后缩,上牙前突。医生安慰:“再等等,成年后可能好点。”结果成年后更糟,嘴凸得能挂油瓶。
第二次是大学,听说隐形牙套“更高端”,我攒了半年生活费去矫正。每天戴够22小时,吃饭都得摘,结果一年后复查,医生皱眉:“你骨性突出,正畸只能微调。”我当时就懵了——合着我花了两万,就换了个“牙齐但嘴凸”?
第三次更狠,为了深度解决,我拔了四颗牙(两颗智齿+两颗前磨牙),留出空间让牙齿内收。戴牙套那两年,我像个“铁齿铜牙”,啃苹果都得切块,结果摘了牙套一看——牙是收了,可骨头没动,侧脸还是“凹凸不平”。医生叹气:“你这得正颌,动骨头才行。”我当场就哭了:难道我这辈子都要顶着这张脸?
二、正颌手术“动骨头”,我查了半年资料
决定正颌后,我像疯了似的查资料。上网搜“正颌手术风险”,弹出来的全是“面瘫”“下巴麻木”“术后感染”,吓得我三天没睡好。但一想到凸嘴带来的自卑——不敢大笑、不敢侧脸拍、连说话都下意识捂嘴,我又咬着牙继续查。
后来混进几个正颌群,发现大家比较关心三点:医生技术、术后改善、脸型变化。有个姑娘分享:“我找的是XX医生(为保护隐私隐去姓名),他专门做双颌手术,术后侧脸像换了个人!”我赶紧私聊她,要了医生的病例和面诊地址。
面诊那天,医生拿着我的CT片,指着骨头说:“你这是上颌前突+下颌后缩,得做双颌手术——上颌截骨后移,下颌截骨前移。”我听得云里雾里,只问了一句:“能让我侧脸不凸吗?”医生笑:“术后你的侧脸会立体很多,但得做好心理准备:前三个月肿得像猪头,半年才能正常吃饭。”我咬咬牙:“做!”
三、手术当天“像打仗”,术后肿成“包子脸”
手术安排在早上,我前一晚紧张得睡不着。进手术室前,护士给我戴了顶蓝色帽子,笑着安慰:“别怕,我们医生手很稳。”我躺在床上,看着无影灯越来越近,心跳快得要蹦出来。
醒来时,嘴里插着引流管,脸上裹着纱布,像戴了个“头盔”。护士说:“手术做了四个小时,很顺利。”我摸了摸脸,肿得像包子,说话也含糊不清:“疼……吗?”护士笑:“麻药没过,现在不疼,明天开始会肿得出色。”
果然,第二天脸肿得像“猪刚鬣”,连眼睛都眯成一条缝。吃饭只能喝米汤,用吸管吸,吸得慢了还漏。更难受的是张嘴受限,医生让我每天用开口器练,疼得我直掉眼泪。但一想到术后能变漂亮,我又咬着牙坚持。
四、6个月后“换头”,侧脸立体到不敢认
术后前三个月,我像“养伤正规户”——每天喝粥、吃蒸蛋,连苹果都得打成泥。第四个月开始,能嚼软饭了,但硬的东西还是不敢碰。第六个月复查时,医生拿着我的对比照说:“侧脸变化非常大,上颌收了5毫米,下颌前移了3毫米,现在比例很协调。”
我接过照片一看——天!侧脸从“月亮脸”变成了“立体脸”,下巴出来了,嘴也不凸了,连鼻唇沟都变浅了。朋友见我都问:“你是不是去整容了?”我笑着摇头:“是正颌,动骨头那种!”
现在,我拍照再也不用抿嘴,大笑也不用捂嘴,连相亲都顺利了很多。有次一个男生说:“你侧脸好好看,像混血儿!”我差点哭出来——原来,变漂亮真的能改变人生。
五、给“凸嘴星人”的真心话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试过正畸但没结果,别急着认命。正颌手术确实疼、确实肿,但修养后的改变,真的值!不过一定要找靠谱的医生(我选的这位医生,病例多、口碑好,术后还亲自查房),面诊时多问细节(比如截骨量、术后护理),别怕麻烦。
然后想说:凸嘴不是错,但因为凸嘴自卑,才是真的亏。我花了六年试错,然后靠正颌“换头”,现在只想告诉所有“凸嘴星人”:别放弃,你也能拥有立体侧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