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典型的“扁头星人”,后脑勺几乎平得能放手机,扎高马尾总像“贴头皮”,发型师都说“头型限制了发量发挥”。近段日子终于狠下心要改变,这才有了这段和北京联合丽格的故事。
术前:翻遍攻略,锁定何照华医生
决定做后脑勺填充后,我先查了半年资料。有网友分享在其他医院做完显假,也有说术后凹陷的,看得我直犹豫。后来闺蜜推了北京联合丽格的何照华医生,“他做颅颌面整形十来年了,我同事找他填的后脑勺,自然得像天生的。”
头一次面诊,何医生拿3D模型给我看头型数据,“你枕骨发育不足,填充时要兼顾弧度和衔接,用自体脂肪更自然。”他说得特别细,连“填充层次要避开神经”都解释清楚了,我悬着的心才落下来。
术中:小切口操作,比想象中安心
手术当天我特紧张,何医生边消毒边跟我聊天:“别绷着,咱们先取脂肪,你侧躺会儿就行。”取脂是从大腿抽的,打麻药时有点胀,之后就没痛感了。填后脑勺时,他用细针一点点推脂肪,“这里要薄点,和原头骨过渡自然。”
全程能听见仪器声,但完全不疼。大概两小时结束,照镜子能看出后脑勺鼓了点,何医生说“现在肿着,消了更自然”。护士还教我“睡觉别压着,三天后能洗头”,细节叮嘱得特别全。
术后:三个月见证“头包脸”逆袭
前三天有点肿,像被人轻轻打了后脑勺,吃了两天降低炎症药就好多了。一周拆线,摸起来软乎乎的,朋友说“看着没之前扁了”。半个月消肿大半,扎低马尾终于有了“后脑勺”,同事还问我“是不是偷偷接发了”。
三个月后完全修复,我特意去拍了艺术照。摄影师说:“你头型好圆润,拍侧脸特别上镜!”对比之前的照片,真像换了个头——不是那种夸张的“圆”,而是从头顶到后颈自然的弧度,连我妈都夸“这钱花得值”。
想说的话:选对医生,真的能“改头换面”
朋友之前在其他医院做过类似项目,她说“填完摸着有硬块,我都不敢扎丸子头”。但我这次完全没这问题,何医生说“填充要分散注射,不能堆一块儿”,果然技术细节决定结果。
现在我终于明白,后脑勺填充不是“随便填点东西”,而是要懂头骨结构、会审美设计。何医生手术台上还念叨“自然才是美”,这种“不追求夸张”的理念,比广告里的“显要”更让我安心。
想了解更多后脑勺填充细节?点击页面询问按钮,就能快速查询北京联合丽格的医生实例和项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