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晴,28岁,天生右侧耳廓发育不全。近段日子翻遍小红书、知乎,终于在郑州做完全耳再造手术,现在想把这段经历写下来,给同样纠结的朋友一点参考。
术前:从“遮遮掩掩”到决定改变
从小到大,我总用长发遮住右耳,拍照只敢露左脸。去年闺蜜说:“你明明长得好看,别被耳朵困住。”我这才动了心思。
查资料时发现,全耳再造不是简单“装个耳朵”,得用自身肋软骨雕刻支架。郑州几家医院对比下来,民生耳鼻喉医院的张正文医生让我较安心——他有20多年经验,给好几个网友分享过自然实例,面诊时还拿模型给我讲手术步骤。
“皮肤扩张期可能有点痒,但能耐受。”张医生的耐心让我放下顾虑。朋友小敏也说,她表姐在这做的单侧再造,半年后疤痕淡得几乎看不见,这成了我下决心的关键。
术中:紧张但被温柔“托住”
手术分两期。头一期是皮肤扩张:消毒、局麻,右耳后埋入扩张器。张医生边操作边说:“现在胀感像戴紧了的发箍,慢慢适应。”果然,除了初期有点紧绷,没想象中疼。
三个月后二期手术,要取肋软骨雕刻耳廓。进手术室前我手抖,护士握着我的手说:“张管理者做过200多例,你就当睡一觉。”全麻后再睁眼,右耳裹着纱布,能模糊摸到硬邦邦的支架轮廓。
术后:从“像假的”到“越看越真”
前两周较煎熬:耳朵肿得像发面馒头,睡觉只能侧左躺。张医生每天查房,教我用生理盐水轻擦切口,“别碰水,痂皮自己掉才不留疤”。
一个月消肿后,耳朵形状慢慢显出来。三个月时,肋软骨取出处的疤痕淡成一条线,耳后切口藏在发缝里,不凑近根本看不见。较惊喜的是六个月——朋友说:“你右耳和左耳几乎一样,连折痕都自然!”
现在我常扎高马尾,在地铁里被夸“发型好看”时,终于不用心虚地摸耳朵。张医生说:“软骨会慢慢和组织融合,以后会更自然。”这话让我对未来更有期待。
想对犹豫的你说
全耳再造不是“魔法”,要经历扩张、取软骨、修复,但每一步都值得。选医生别只看“显要”,看他愿不愿意花时间给你讲手术细节;选医院别只看广告,看网友分享的真实修复图。
想了解更多全耳再造的术前准备、修复注意事项?点击页面询问按钮,就能快速获取郑州各医院医生实例和较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