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连云港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莹通讯员王君顾芳)7月20日,笔者跟随海州区卫生监督所的执 法人员,来到万润街一家美容店发现,该美容院非法从事微整的项目。这些美容院虽然没有明码标价宣传微整的项目,但是执法人员在工作室的冰箱内,查出了大量 的微整药品以及注射器械,除此之外,还在柜台查出来美容机构与消费者签署的微整知情同意书等相关文书。海州区卫生监督所所长朱卫告诉笔者,在这条街上这样 的美容机构不止一家。这些美容机构在没有取得相关资质的情况下,擅自开展医疗美容,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据 了解,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一些生活美容机构常常私下进行微整形手术,这已经成为行业的一大乱象。特别是一些非法行医者打着医生旗号,拖着拉杆箱在各个美 容院之间赶场。所以此次专项行动从今年4月20日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年的11月10日,主要就是针对一些取得医疗机构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是否超范围开展医 疗美容服务,以及生活美容机构未取得医疗机构许可证,是否非法开展医疗美容服务。截至今年7月10日,我市赣榆区已经立案4起,罚款金额已经达到了 12000元,东海县现在是立案两起,罚款金额8000元。
“我 们有来自广州的老师做微整。”在万润街的一家非法微整形机构内,当执法人员向机构负责人了解情况的时候,机构负责人肯定地表示。然而在随后的盘问中,执法 人员详细地询问老师多长时间来,有没有资质等问题,该机构负责人不能给出准确答案。随后执法人员发现这家店中,有做微整形手术的台账记录。
执 法人员告诉笔者,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是截然不同的。生活美容就是用化妆品、保健品、非医疗器械等非医疗性的手段,对人体表面无创伤性、非侵入性的皮肤清 洁、皮肤保养、化妆修饰等服务,而像大家熟知的割双眼皮、隆鼻、瘦脸等等通过手术、注射药物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对人的面貌或者体态进行修复或者再塑的都 属于医疗行为,从事医疗行为就必须是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和具有《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书》与《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证书》的医生才 能实施,缺一不可。如果生活美容馆擅自开展医疗美容就属于非法行医。
那么市民要想做微 整,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市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介绍,首先要查看这个机构,是否取得医疗职业许可证,还要核对诊疗范围,是否与美容服务项目有关。除查看这些 以外,还要查看医生是否取得了医生资格证,医生需要取得3个证,才能进行医疗美容服务项目,第一是医师资格证,第二是职业医师证,第三是美容主诊医师证。 工作人员说,如果去一些不正规的生活美容机构,进行医疗美容服务项目,药品的质量、保质期都不能保证,很可能得一些传染性疾病,甚至危害身体健康,如果市 民在美容服务项目中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咨询市、区、县的一些卫生执法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