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周松弛做筋膜提升还是拉皮?”后台总收到这类问题,好多姐妹搞不清这两者的区别。简单说,筋膜提升就像给脸“打地基”,从深层筋膜层往上拽;而拉皮更像“修外墙”,直接处理表面松弛的皮肤。今天咱就掰开揉碎,聊聊拉皮手术到底是怎么做的,看完你就明白它和筋膜提升差在哪儿了!
一、拉皮头一步:先给脸“画地图”
拉皮可不是随便找个地方切一刀就完事儿,术前得先给脸“规划路线”。医生会根据你的松弛程度、皱纹位置,在耳前、耳后或者发际线里设计切口线。比如,要是你法令纹深、苹果肌下垂,切口可能从耳前绕到耳后;要是额头皱纹多,切口就藏在发际线里。这步特别考验医生经验——切口位置选得好,术后疤痕能藏得严严实实,像没动过刀似的。
举个例子,北京有位50岁的阿姨,术前法令纹深得能夹硬币,医生给她设计的切口从耳前延伸到耳后,长度大概5厘米,藏在头发和耳廓后面,改善后连她闺女都找不到疤。
二、切开皮肤:刀口要“稳准狠”
设计好切口,下一步就是动刀了。医生会先打麻药,等脸没知觉了,沿着画好的线切开皮肤。这一刀得切到深筋膜层——就是皮肤下面那层结实的“网兜”,把松弛的皮肤和筋膜分开。就像拆快递似的,得先把外包装(皮肤)和里面的填充物(筋膜)分开,才能进行下一步。
我有个朋友去年在广州做了拉皮,她说打麻药的时候有点疼,像被蜜蜂蜇了一下,但切开皮肤的时候完全没感觉。医生切的时候特别小心,说是怕伤到神经,不然容易面瘫。
三、提拉+去皮:把松弛的皮肤“收紧”
切开皮肤后,医生会用特殊工具把松弛的筋膜往上提,像拉窗帘似的,把下垂的组织拽回原位。这时候就能看到脸明显变紧了,法令纹、木偶纹都变浅了。提拉完,得把多余的皮肤剪掉——就像改衣服,袖子太长了就剪一截,这样才能合身。
上海有位60岁的奶奶,术前脸松得像“沙皮狗”,医生给她提拉完筋膜,剪掉了3厘米宽的皮肤,术后脸小了一圈,连双下巴都没了。她说:“现在照镜子,感觉自己年轻了10岁!”
四、缝合:把“新脸”固定好
然后一步是缝合,医生会用细得像头发丝的线,把切口一层层缝起来。先缝深筋膜层,再缝皮下组织,然后缝皮肤。这样缝能减少疤痕增生,让切口更平整。缝完还会放个小引流管,把伤口里的血水引出来,避免肿胀。
我有个同事在成都做的拉皮,术后第3天引流管里还有血水,医生说这是正常的,说明伤口在愈合。她拆线后,切口只有一条细细的白线,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拉皮和筋膜提升,到底选哪个?
说白了,拉皮是“表面功夫”,直接处理松弛的皮肤;筋膜提升是“深层改造”,从筋膜层往上拽。如果你皮肤松弛吓人,像脸垮了、双下巴明显,拉皮结果更直接;要是你筋膜层也松了,比如苹果肌下垂、法令纹深到鼻翼,那筋膜提升更合适。当然,具体选哪个,还得听医生的,毕竟每个人的脸都不一样,得“量身定制”。
拉皮手术就像给脸做一次“大扫除”,把松弛的皮肤、多余的脂肪都清理掉,让脸重新变得紧致有型。虽然它和筋膜提升侧重点不同,但都是抗衰的好帮手。要是你也在为脸松、皱纹多发愁,不妨找正规医院询问,让靠谱医生帮你选更适合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