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前做面部小切口拉皮这件事,到现在我摸着耳后几乎看不见的线条,依然觉得像场冒险。去年春天整理照片时发现,从前那个爱自拍的自己,不知不觉已经在镜头前藏起了双下巴。
起初意识到要做改变,源于被单位新人叫"姐"。明明对方只比我小两岁,但松弛的苹果肌和若有若无的法令纹,让镜子里的人总带着疲惫感。年轻时仗着骨相好,仗着熬夜也能容光焕发,直到某天清晨发现,手指轻扯脸颊时,回弹速度比之前慢了半拍。
在本地跑了三家医疗美容机构,每家都有不同的方案。接待人员反复给我看各种画着线条的结果示意图时,我在询问室关心的不是模型上的弧度,而是诊疗室里传出来的真实对话声。直到在第二家机构走廊遇见做完护理的客人,看到对方没有僵硬的五官表情,也没有夸张的上提痕迹,我才松口预约了面诊。
手术当天被要求素颜到场,护士用蓝笔在耳前耳后画了几条线,反复确认后才让我看镜子。躺在手术台上时倒没什么害怕,反而是消毒药水的味道让人恍惚回到中学体检。麻药针扎进皮肤时有冰凉的刺痛感,听着器械轻微的响动,能感觉到医生捏着皮肤在调整方向。
结束时的感受像刚跑完八百米,整个面部有微微发热的肿胀,耳朵周围包裹着纱布。回家路上戴着大檐帽和口罩,出租车司机完全没察觉异常。头三天需要冰敷,睡觉时脑袋下面垫着三个枕头,意外治好了我多年平躺打呼的毛病。
转折发生在第五天拆线时。护士用镊子轻轻夹掉线头的时候,镜子里的下颚线突然有了记忆里的弧度。虽然脸颊还是肿得像含了两颗糖,但被美容师姐姐夸"改善得比想象中快"时,心里那点忐忑突然就落地了。
真实结果显现是二十天后。约闺蜜喝下午茶,她盯着我的脸看了半分钟说:"你是不是换了粉底?"等说出实情,她凑近研究我耳朵后面:"就这两道印子?"现在每天洗脸摸着耳后那道两厘米的浅痕,觉得像是藏在头发里的秘密勋章。
要说改变更大的,是侧脸看手机时的下颌缘,以前总要偷偷用手往上推,现在随便抓拍都能看到清晰的线条走向。法令纹虽然没能***,但原本深深的沟壑现在变成了浅痕,涂粉底时不用再反复遮盖。
也有过担心表情僵硬的阶段。术后两周做夸张大笑时,能感觉到皮肤的拉扯感,就像戴着隐形束发带。但一个月后这种感觉渐渐消失,现在做鬼脸和以前没什么两样,倒是拍照时发现眼神比从前明亮些——可能因为不用总操心该用什么角度掩饰皱纹。
现在晨起照镜子,偶尔还是会被不真实的紧绷感惊讶。但与术前照片对比,又确实能看到轮廓回归年轻态的微妙变化。要说更直观的感悟,或许是明白改善不等于逆转时光,就像熨烫平整的丝绸,终究还是要靠日常护理维持那份柔滑的光泽。
很多朋友问后不后悔,我都会指指咖啡杯里自己的倒影。水面晃动时那些自然的纹路,反而比完全平整的脸更让我安心。毕竟岁月赠予的痕迹可以修饰,但眼里闪烁的光彩,终究来自接受改变后的那份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