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次站在整形医院的大厅里,我的手心沁出了细密的汗珠。镜子里那个胸部扁平的自己,让我在夏天连紧身T恤都不敢穿。经过半年的心理建设,我终于鼓起勇气预约了面诊,开启了这段改变自我的旅程。
初次面诊:坦诚交流与基础评估
推开诊室的门,李医生正在整理病历。他抬头微笑示意我坐下,让我先填写一份详细的身体情况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月经史、过敏史、既往手术史等基础信息。"不用紧张,"李医生温和地说,"我们先聊聊你对改变的期待。"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藏在心里的话:"我希望胸部能更自然一些,运动时不会感到束缚。"李医生认真记录后,让我站起来做了简单的体态评估。他拿出软尺测量了我的胸围、肩宽等数据,在纸上画出示意图,解释不同假体放置层次的特点。
"你的皮肤张力不错,可以考虑双平面植入法。"李医生指着示意图说,"这样既能确保形态自然,又能减少包膜挛缩的风险。"他特别强调,实际方案需要结合当天做的三维影像分析来确定。
三维影像分析:可视化预期变化
下午我再次来到医院进行三维扫描。躺在仪器平台上时,我的心跳加速得严峻。技术人员耐心指导我调整姿势,机器发出轻微的嗡鸣声。十分钟后,李医生拿着平板电脑向我展示模拟变化。
屏幕上呈现出不同假体型号植入后的立体影像,可以从各个角度观察形态变化。"你看这个水滴形假体,"李医生滑动屏幕,"它的底部弧度更贴合人体自然曲线。"他提醒我注意观察不同动作下的形态变化,特别是手臂上举时的自然度。
方案确定:细节决定体验
第二次面诊时,李医生拿出了我们讨论后的方案草图。他建议选择275cc的假体,这个容量既能达到明显改善变化,又不会显得夸张。"假体放在胸大肌下,这样在运动时会有更好的动态表现。"他特别说明,术后初期需要避免剧烈运动,给组织足够的愈合时间。
关于切口位置,我们讨论了三种选择。考虑到疤痕隐蔽性,实际决定采用乳晕边缘切口。"这个位置愈合后疤痕相对不明显,而且便于观察假体情况。"李医生补充道,术后会使用可吸收线缝合,减少拆线的不便。
术前准备:心理建设与生活调整
确定手术日期后,李医生给了我一份详细的术前准备清单。包括术前两周停用阿司匹林、手术当天穿着宽松衣物等注意事项。他还特别安排了一次术前谈话,详细解释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应对措施。
"任何手术都有风险,"李医生语气诚恳,"但我们会做好每一步消毒和操作规范。"他建议我在手术前一天洗个热水澡,保持良好睡眠,这些细节让我感到安心不少。
躺在手术台上的那一刻,我回想起这几个月的准备过程。从开始的忐忑不安,到现在对方案了如指掌,每一步都走得踏实。当麻醉剂缓缓注入时,我告诉自己:这是通往更好自己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