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长期受面部轮廓困扰的人,我终于下定决心通过手术来改善自己的脸型。从比较初萌生念头到术后观察,整个过程历时三个月,花费约12000元。现在回想起来,这段经历既漫长又短暂,有期待也有忐忑,但到头来的结果让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面诊:从犹豫到确定
头一次走进整形外科诊室时,我的手心全是汗。医师李医生有着二十多年的颌面外科经验,他让我放松地坐在诊疗椅上,拿出CT片仔细查看我的骨骼结构。"你的下颌角角度偏小,属于内收型,加上咬肌发达,视觉上会显得脸宽。"李医生一边指着片子一边解释,"我们建议做双侧下颌角长曲线截骨,同时切除部分咬肌。"
听到"截骨"两个字时,我的心跳加速了。李医生似乎察觉到我的紧张,拿出电脑向我展示类似病例的术前术后对比图。看着屏幕上逐渐变小的脸型,我开始认真考虑这个方案。面诊持续了约40分钟,李医生详细解答了我所有疑问,包括手术原理、可能风险和预期改善。
术前准备:细节决定成败
确定手术方案后,医院安排了一系列术前检查。抽血、心电图、胸片...每一项检查都让我离手术台更近一步。特别要提到的是,术前两周我必须停止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血药物,还要戒烟戒酒。护士给我详细讲解了术后护理要点,包括冰敷方法、饮食注意事项等。
手术前一天晚上,我在医院附近的酒店住下。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既期待又害怕。第二天清晨,护士为我做了到头来一次面部清洁,换上手术服后,我被推进了手术室。
手术过程:未知的十二小时
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师为我实施了全身麻醉。失去意识前到终了的记忆是冰凉的消毒液涂在脸上的感觉。等我再次醒来时,已经在修养室里了。虽然意识清醒,但身体还处于麻醉后的迟钝状态。护士轻声告诉我手术很顺利,让我不要紧张。
据后来家人描述,整个手术持续了约四个小时。双侧下颌角截骨采用了长曲线设计,咬肌切除是在口腔内隐蔽部位做的切口,避免了面部留疤。医生使用蛋白线进行了精细缝合,这种缝合方式有利于伤口愈合。
术后改善:耐心等待蜕变
术后的前三天是比较难熬的。脸部肿胀明显,张口受限只能吃流食。护士每天来更换敷料,检查伤口情况。第七天拆线时,看到口腔内的小切口已经愈合得非常不错,几乎没有疤痕。一个月后,肿胀消退了大半,照镜子时能明显看出脸型变化——下颌角线条变得柔和,咬肌也不再那么突出。
现在术后三个月,朋友们都说我像换了一个人,脸小了一圈,侧面轮廓立体了许多。虽然花费了约12000元,但看到镜子里满意的自己,我觉得这笔投资很值得。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改变外貌不仅是外表的蜕变,更是内心自信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