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完美官网
整容头条

正颌手术是整容手术吗?别弄混了!它主要是矫正颌骨畸形、解决咬合问题,变好看只是附加值~

2025-07-06 12:45

你是不是也刷到过一些“换头级”美貌逆袭的实例?视频里的小哥哥小姐姐术前脸型歪斜、嘴凸或“地包天”,术后却瞬间变身精致小V脸……评论区总有人激动高呼:“这不就是整容吗?!”但真相真这么简单吗?正颌手术的核心目标,其实是解决“吃饭说话”这些生存级需求,外貌改善不过是顺带的“赠品”。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说清楚:为啥正颌手术和整容手术压根不是一回事!

一、功能vs美观:正颌手术的根本使命是什么?

当你看到一个人上下牙咬不上、说话漏风、啃苹果像在“磨刀”时,医生关注的绝不是ta的脸够不够上镜,而是颌骨畸形对生理功能的毁灭性打击。

咬合功能修复是刚需:正颌手术的核心适应症,是治疗颌骨发育异常导致的重度咬合障碍。比如上颌前突(俗称“龅牙”)、下颌后缩(“小下巴”)、偏颌(脸歪)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咀嚼、吞咽甚至呼吸功能。

偏颌照片

手术本质是“骨骼搬家”:医生要通过截骨、移动、固定等操作,把错位的颌骨精密复位到正常解剖位置。这种操作复杂度远超单纯垫高鼻梁或削下颌角——它涉及神经血管保护、咬合重建,堪称口腔外科的“高配”技术。

外貌改善≠手术初衷:虽然术后脸型变协调是必然结果,但医学界明确将其定义为“治疗性手术”而非美容项目。用医师的话说:“整容手术可以不做,但正颌手术不做,可能连饭都吃不好”。

实例启示:一位做完双颌手术的患者曾感慨:“现在终于能嚼动牛肉了,照镜子发现脸变顺眼?那都是后话!”

二、正颌vs整容:四大维度看清本质差异

别看都能改变外貌,这两类手术从基因里就写着“非同路人”

对比维度正颌手术整容手术
核心目标复原咬合功能,矫正骨骼畸形优化面部轮廓或皮肤美观度
操作对象颌面骨骼(截骨、移动、固定)皮肤/软组织(填充、植入等)
风险等级较高(出血、神经损伤、感染)相对略低一些(局部肿胀、淤血)
必要性解决功能障碍,属医疗必需改善外观,属非必需消费

划重点区别:

整容手术如隆鼻、丰唇,本质是“锦上添花”,不动骨骼只调皮相;

正颌手术却是“雪中送炭”,不动骨头连饭都吃不安生。

重要提示:某些机构将正颌包装成“高端整容”,实属偷换概念!正颌必须由专长于颌面外科的医生团队操作,普通美容医生根本hold不住。

正颌手术示意图

三、为什么总有人把正颌当整容?三大认知误区破解

误会并非空穴来风,背后藏着这些常见逻辑陷阱——

误区1:“结果太惊艳=整容”

重度骨性畸形矫正后,面容变化可能堪比“换头”。但功能改善才是医学价值的核心,外貌升级属于“买一赠一”的活动。

误区2:“要动骨头=整容”

削骨磨骨确实是整容项目,但正颌的骨骼操作服务于咬合重建。比如把后缩的下颌前移,既打通气道改善呼吸,又让侧颜线条更流畅——前者保健康,后者添美感。

误区3:“费用高=美容消费”

正颌手术常需联合术前术后正畸,全程花费可能达数十万。但可能报销部分治疗费(视地区政策而定),因为它是治病而非纯美容!

真相补充:国内综合医院病历中,正颌手术的申请单永远写着“功能性修复”而非“美容需求”。

四、谁需要做正颌?先问自己三个关键问题

如果你纠结“要不要做正颌”,先对照以下指标——

正颌手术后的成效图片

是否影响基本生活?

例如:咀嚼效率低(总塞牙/嚼不烂食物)、发音含糊、睡觉打鼾甚至呼吸暂停……这些信号表明骨骼问题已威胁健康。

是否完成骨骼发育?

未成年人骨骼仍在生长,盲目手术可能导致畸形复发!通常建议16岁后经专科医生评估再决策。

是否接受联合治疗?

正颌手术必须搭配正畸治疗(俗称“牙套”),全程往往需要2-3年。如果只追求“快速变漂亮”,劝你三思!

行动建议:去具备口腔颌面外科资质的医院,拍片做口腔全景扫描+牙模分析。医生会告诉你该正畸还是正颌,或是两者配合。

总结:别被“美貌升级”掩盖了正颌的医疗本质!

说到底,正颌手术是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的救命稻草,不是通往网红脸的捷径。那些术后惊艳的对比照背后,是患者终于能痛快吃饭、清晰说话的幸福感。所以,当有人指着正颌手术喊“整容”时,请一定站出来说:

“它治的是病,顺带修了脸——顺序,千万别搞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