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完美官网
赴韩攻略

Pind皮肤科医院注射真实体验分享:从询问到注射全过程,结果真的那么好吗?

2025-06-18 14:31

韩国PIND皮肤科等待区

一、初诊:被“细节控”医生问到心虚

头一次去面诊时,医生没急着推销项目,反而像查户口一样问了我一堆问题:平时爱嚼口香糖吗?有没有过敏史?甚至让我现场演示咬紧后槽牙的动作。我原本以为只是走个流程,结果医生用手指在我脸上按了快5分钟,边按边说:“你右边咬肌比左边厚0.3厘米,如果只打固定剂量,可能会不对称。”

更让我意外的是,医生直接掏出手机给我看解剖图,指着屏幕解释:“***材料打在肌肉深层才能起作用,但打浅了会扩散到笑肌,导致笑起来不自然。”我半懂不懂地点头,心里却嘀咕:这医生是不是太较真了?不过他补了一句:“如果你不能接受3个月后需要补打,或者可能出现的轻微酸胀感,我建议你再考虑。”这种“劝退式”沟通,反而让我莫名安心。

韩国PIND皮肤科休息区

二、注射:比想象中更“有存在感”

操作当天,护士先给我涂了层凉凉的凝胶,说是为了缓解进针不适。医生进来后,又用马克笔在我脸上画了十几个小圆点,边画边念叨:“左边3个点,右边4个点,剂量要微调。”我闭着眼不敢看针头,但能感觉到针尖刺入皮肤时像被蚂蚁咬了一下,接着是肌肉里传来一阵酸胀感,像刚做完剧烈运动后的那种紧绷。

整个过程大概持续了10分钟,医生每打完一个点位都会让我放松咬肌,确认没有异常反应。结束后,护士递给我冰袋和一张注意事项清单,上面写着“24小时内避免侧躺”“3天内不吃硬壳食物”。我照镜子时发现脸上只有几个小红点,但医生提醒:“别急着摸脸,材料需要48小时才能和肌肉结合。”

韩国PIND皮肤科前台

三、变化:不是“换头”,但确实更协调

注射后第3天,我照常上班,同事突然说:“你是不是瘦了?”我下意识摸了摸脸,发现咬紧后槽牙时,两边的肌肉不再像以前那样鼓得像含了颗糖。但比较明显的变化是拍照时,下颌线比之前清晰了一些,尤其是侧脸,不再像以前那样“圆滚滚”。

不过,医生之前提到的“酸胀感”确实存在。大概第5天,我张嘴吃苹果时,右脸突然抽了一下,吓得我赶紧换成勺子挖着吃。这种不适感持续了大概一周,但不影响正常说话和笑,只是不敢用力咬东西。医生之前提醒过“前两周是材料起效期,肌肉会逐渐适应”,现在回想起来,这种渐进式变化反而让我更放心。

韩国PIND皮肤科走廊

四、后续:理性看待“有限改变”

注射后第2个月,我特意拍了对比照。正面看,脸确实小了一圈,但仔细看还是能看出下颌角的骨骼轮廓——医生早就说过“***只能缩小肌肉体积,不能改变骨骼结构”。不过,这种“有限改变”反而让我觉得更真实,毕竟谁也不想变成“锥子脸”。

现在3个月过去了,咬肌又开始有“反弹”迹象,但比注射前薄了至少20%。医生建议我半年后再补打,但这次我决定先观察。毕竟,比起“一次到位”,我更喜欢这种“可控的调整”——就像化妆一样,淡一点可以随时补,浓了反而难修改。

整个过程没有“换头式惊艳”,但确实让我的脸型更符合自己的审美。如果非要总结经验,那就是:别对“微调”抱太高期待,但选对沟通细致的医生,至少能避开“假面感”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