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期间,部分患者会出现太阳穴凹陷、颧骨突出、脸颊干瘪等“牙套脸”现象,这主要与肌肉萎缩、脂肪流失或年龄增长相关。本文针对轻度、中度、重度牙套脸问题,提供分阶段改善方案,帮助患者科学应对。
一、轻度牙套脸:日常护理+咀嚼训练
轻度牙套脸表现为太阳穴轻微凹陷、脸颊略有凹陷感,但整体面部轮廓仍较流畅。此阶段可通过非手术方式干预,修复结果显著。
1.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咀嚼频率
避免软食依赖:长期食用流食或软烂食物(如粥、豆腐)会减少咀嚼肌使用,导致肌肉萎缩。建议增加坚果、苹果、胡萝卜等耐嚼食物的摄入,每天至少确保30分钟咀嚼时间。
分阶段进食:正畸初期可先用后牙咀嚼,适应后再逐步过渡到全口咀嚼,避免单侧咀嚼导致面部不对称。
2.面部肌肉锻炼,促活萎缩区域
叩齿运动:每天早晚闭口轻叩牙齿30次,刺激颞肌和咬肌。
鼓腮训练:吸气后鼓起双颊,保持5秒后放松,重复10次,增强颊肌力量。
微笑练习:对着镜子做夸张的露齿笑,保持10秒后放松,锻炼颧大肌。
3.配合医美辅助,提升面部饱满度
水光注射注射:通过微针将透明质酸导入真皮层,改善皮肤干燥和轻微凹陷,适合25岁以下年轻患者。
射频紧肤:利用射频能量刺激胶原蛋白再生,提升面部轮廓,每2-3个月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
二、中度牙套脸:填充修复+光电治疗
中度牙套脸表现为太阳穴明显凹陷、颧骨下方出现“凹陷带”、法令纹加深,需结合填充与光电项目综合改善。
1.填充材料选择,精密补充凹陷
玻尿酸填充:适用于太阳穴、苹果肌等浅层凹陷,维持时间6-12个月,适合追求快速结果的患者。
胶原蛋白填充:可改善泪沟、法令纹等部位,同时促进胶原再生,维持时间约8-10个月。
自体脂肪填充:从大腿或腹部抽取脂肪,处理后注射到面部,结果持久,但需1-2周修复期。
2.光电仪器联合,提升紧致度
热玛吉:通过射频能量加热真皮层,刺激胶原收缩与新生,改善面部松弛,每年1次即可。
超声炮:聚焦超声波更准一些作用于SMAS筋膜层,提拉下垂组织,适合30岁以上患者。
3.正畸方案调整,减少面部负担
缩短矫正周期:与医生沟通,在满足结果的前提下适当加快矫正进度,减少肌肉萎缩时间。
更换矫治器类型:若佩戴传统托槽矫治器,可考虑更换为隐形牙套,降低对咀嚼肌的干扰。
三、重度牙套脸:手术干预+长期维护
重度牙套脸表现为颧骨突出、面颊严峻凹陷、面部轮廓呈“菱形”,需通过手术或长期综合治疗改善。
1.手术方案定制,重塑面部结构
颧骨内推:通过截骨手术将外扩的颧骨向内推移,改善“菱形脸”,适合颧骨过宽的患者。
面部脂肪填充:结合自体脂肪或人工材料,对太阳穴、面颊、苹果肌等部位进行深层填充,修复面部饱满度。
埋线提升:在皮下植入可吸收蛋白线,提拉下垂组织,适合轻中度松弛患者。
2.术后长期维护,巩固手术结果
定期复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回院复查,医生会根据改善情况调整护理方案。
佩戴压力面罩:术后1-2周需24小时佩戴面罩,减少肿胀并促进组织贴合。
避免剧烈运动:术后3个月内避免跑步、游泳等可能影响修复的运动。
3.心理疏导与审美调整
接受自然变化:部分牙套脸现象在矫正结束后6-12个月可自行改善,无需过度焦虑。
与医生充分沟通:术前明确手术风险与预期结果,避免因期望值过高导致心理落差。
四、预防牙套脸:从正畸前开始干预
年龄评估:25岁以上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面部凹陷风险,必要时制定预防方案。
肌肉锻炼:正畸前3个月开始进行咀嚼训练,增强肌肉耐受力。
定期复诊:矫正期间每2个月复诊一次,医生可根据面部变化调整矫治力度。
牙套脸的改善需根据症状分级处理,轻度患者通过日常护理即可修复,中度患者需结合填充与光电治疗,重度患者则需手术干预。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在职业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避免盲目跟风导致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