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大如盘”是困扰小琳二十多年的心病。明明体重不过百,可方下颌让整张脸像被斧头砍过,朋友总调侃她“自带反光板”。每次想扎高马尾,镜子里的自己就像翻版“灭绝师太”,然后只能默默放下皮筋。直到刷遍全网实例,锁定朱乐林医生的“3D长曲线截骨术”,才终于下定决心:“总要为这张脸拼一次!”
手术当天:比想象中轻松10倍
躺在手术台上时,小琳的手心全是汗。护士递来减压球,朱医生却突然开玩笑:“别怕,我确保不把你脸削成瓜子壳。”紧张感瞬间破功。全程清醒麻醉下,她能感觉到医生在雕刻骨头,但完全不疼。比较惊喜的是术后即刻结果——原本突兀的直角下颌变成流畅弧线,护士递来镜子时,她差点哭出来:“这真的是我的脸吗?”
术后改善:熬过前三天就赢了
头三天脸肿得像发酵过度的馒头,冰敷时冰袋都能嵌进肉里。但朱医生团队24小时在线答疑,教她用土豆片消淤青的小妙招。第七天拆线时,淤青褪成淡黄色,下颌线若隐若现。比较煎熬的是忌口:看着闺蜜吃小龙虾,她只能捧着南瓜粥望眼欲穿。但摸到日渐消瘦的下颌骨,突然觉得白粥也甜。
三个月对比:从“方脸阿姨”变“初恋脸”
现在翻出术前照,小琳自己都吓一跳:曾经硬朗的国字脸,如今下颌像被春风化雨般柔化。侧面看下巴到颈部的线条能滑滑梯,扎高马尾时耳边碎发轻晃,同事说“突然有了少女感”。更神奇的是,五官比例被重新洗牌——原本显小的眼睛变得灵动,连鼻梁都“长高”了。三个月对比图发到朋友圈,评论区炸出一片“求医生联系方式”。
朱医生技术彩蛋:不是削骨是“雕骨”
和普通下颌角手术不同,朱乐林医生采用3D打印导板定位,像雕刻玉石般精密去除多余骨量,同时保留自然弧度。术后CT显示,截骨线像水墨画般流畅,完全避开神经线。他说:“好的下颌角手术不是减法,而是让骨头懂得‘呼吸’。”
现在的小琳终于敢素颜直播,镜头里侧脸杀收获满屏礼物。她说更感谢的不是变漂亮,而是终于敢在合照时站在C位,不用永远躲在然后当“人脸背景板”。如果重来一次,她会在术前对自己说:“你值得这张等了二十年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