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脸型,当服务员都够呛!”三年前,我攥着服务员面试表,听面试官甩出这句话时,整个人像被泼了盆冰水——从头顶凉到脚底。那会儿我顶着张典型的“鞋拔子脸”:下巴又长又尖,上颌后缩,侧面看像被谁捏歪的泥人,朋友背后叫我“月亮脸”,我听着只能假装没听见。
服务员都嫌我“形象差”,这脸是咋回事?
其实我这脸型,打小就是“痛点”。小学拍毕业照,我永远缩在然后一排,生怕侧脸被拍进镜头;高中暗恋隔壁班男生,人家瞅我两眼就躲,后来听人说“她脸像鞋拔子,看着别扭”;大学兼职发传单,有阿姨接过传单还补刀:“姑娘,你这脸型,得去整整啊!”
那时候我不懂,以为只是“长得丑”,直到学医的表姐点破:“你这是双鄂畸形!上颌和下颌没对齐,导致脸型歪斜,得做双鄂手术调整。”我一听“手术”俩字就怵——动骨头?那不得疼死?
可现实比想象更扎心。毕业后投了二十多份简历,从服务员到销售,全因“形象不符”被拒。有次面试咖啡店,店长委婉说:“我们店员需要亲和力,你这脸型……顾客可能觉得有距离感。”我站在店门口,看着玻璃里自己的倒影,突然就哭了——原来“脸”真的能决定人生?
咬咬牙去韩国,这手术到底靠不靠谱?
纠结了半年,我咬咬牙决定“赌一把”。查资料时发现,韩国做双鄂手术有名,尤其是Faceline医院,主刀的李真秀院长是“双鄂领域大拿”,病例里好多像我这样的“鞋拔子脸”,术后都变自然了。
但真要飞韩国,我又怂了——动骨头啊!万一失败怎么办?万一疼得受不了怎么办?我妈劝我:“反正现在也没路走,不如试试?”
2022年春天,我揣着攒了两年的钱,揣着忐忑上了飞机。落地首尔那天,风都是凉的,我攥着医院地址,心里直打鼓:“这地方真能救我吗?”
手术室里“咔嚓”响,我差点以为要“交代”了
头一次见李院长,他拿着我的CT片比划:“上颌后缩3毫米,下颌前突5毫米,调整后脸型会柔和很多。”我盯着片子上的骨头线条,突然就踏实了——原来我的脸不是“没救了”,只是“没对齐”。
手术安排在三天后。进手术室前,护士给我戴了顶蓝帽子,我攥着她的手问:“疼不疼?”她笑着说:“睡一觉就好啦。”后来我才知道,那“一觉”是全麻,但醒来时,嘴里插着引流管,脸肿得像馒头,喉咙像被火烤——原来“不疼”是骗人的!
难受的是术后一周。不能吃硬东西,只能喝粥;说话大舌头,同事打电话都听不清;晚上疼得睡不着,翻来覆去想“是不是不该来”。有天半夜,我摸着肿得发亮的脸,突然就哭了:“这罪遭的,值吗?”
三个月后“换头”,平面模特都来找我!
值不值?三个月后我就知道了。
拆线那天,我对着镜子愣了十分钟——这还是我吗?下巴没那么尖了,上颌往前移了,侧面看终于有了正常的弧度,不再是“月亮脸”!朋友来医院接我,进门就喊:“哇!你这是‘换头’了吧?”
改善期过了半年,脸型越来越自然。有次去逛街,被星探拦住:“姑娘,你条件不错,要不要试试平面模特?”我当时都懵了——以前连服务员都当不上,现在居然有人找我当模特?
现在的我,已经拍了三组广告,一组是护肤品,一组是服装,还有一组是首饰。摄影师总夸我:“你这脸型上镜,侧脸特别有故事感。”我听着心里直乐——原来“鞋拔子脸”也能有“故事感”?
现在的我:脸不是全部,但能改变人生
有人问我:“后悔动手术吗?”我摇头。当然疼过、怕过、哭过,但比起以前被拒之门外的日子,这点疼算啥?
现在的我,终于不用缩在然后一排拍照,不用躲着暗恋的人走,不用听“你脸型像鞋拔子”的调侃。脸型变了,心态也变了——以前觉得“形象差”是原罪,现在才懂,人生有很多可能,只要敢迈出那一步。
当然,我也知道,双鄂手术不是“无所不能药”。它改变的是脸型,不是人生——但有时候,一张“对”的脸,真的能给你推开一扇新的门。
然后想对和曾经的我一样的姑娘说:如果脸型让你自卑,如果“形象差”成了你的标签,别急着否定自己。或许,你只是需要一点勇气,去“对齐”那些没对齐的骨头,去拥抱那个本该更好的自己。
毕竟,人生没有“鞋拔子脸”,只有“没被发现的潜力股”——比如现在的我,平面模特,未来还可能更多呢!"